新華網 正文
      為了西藏的美好明天——西藏民主改革60年英雄群像
      2019-03-26 12:16: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3月26日電 題:為了西藏的美好明天——西藏民主改革60年英雄群像

        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張寶亢、白少波

        民主改革六十年,西藏經歷滄桑巨變。變革需要時代機遇,也需要個人主動做出選擇。在西藏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進程中,有人鞠躬盡瘁,有人勇挑重責,有人刻苦鉆研,有人甘守平凡,共同用奮斗創造著西藏的明天。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負使命,便是時代的英雄。

        把人民幸福放在心上

        “我死后,請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這是開國將軍譚冠三臨終時的請求。1959年,他參與領導了西藏民主改革。終其一生,老人最惦念的,一直是西藏。

        先輩事跡仍在傳揚。60年間,各族干部也在高原追隨著先輩的足跡,把人民幸福始終放在心上。

        “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

        40年前,一名35歲的基層干部請人寫了這樣一幅條幅后,毅然進藏。

        他叫孔繁森,1979年起兩次入藏工作,1992年第二次期滿時,自治區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

        載譽歸鄉,還是守苦寒邊疆?孔繁森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直到兩年后,他將生命也獻給了西藏。

        “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孔繁森的話正影響著更多的人。

        2010年,藏族女大學生德吉央宗從內地回到拉薩河畔,在白堆村當起了村官。如今,她扎根基層已9年,昔日貧困村成了“家富、村美、人和”的先進村。

        2018年,西藏新增2100個村(居)達到脫貧摘帽標準;74個縣(區)中摘帽縣達55個。數據背后,是無數默默付出的身影。

        “千般難、萬般難,心有百姓就不難。”德吉央宗說。

        把西藏建設扛在肩頭

        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車,西藏從此有了公路。

        4360公里的公路沿線,3000多位筑路烈士長眠,述說著以生命鑄就的“兩路”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將高原建設的責任扛在肩頭。

        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工人沈育斌許下心愿:要再來西藏修鐵路。

        懷有西藏情結的還有聶勇軍,他的父親也曾奮戰在青藏鐵路建設一線。

        現在,聶、沈二人同在拉林鐵路施工現場。極寒、狂風、身體透支……來過高原,聶勇軍才知父親不易。

        “但讓西藏人民出行更便捷是有意義的事。”他說。

        近年來,西藏基礎設施建設跨越式發展。國家累計投入1萬多億元,實施了800多個重點建設項目。青藏鐵路、藏木水電站等工程投入使用,青藏、川藏電力聯網架起電力“天路”,供電人口已達272萬人。

        千萬建設者的接力,讓雪域不再遙遠無光,也讓逝去的生命有了意義。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一名電力援藏干部這樣說道。

        把高原冷暖記在腳下

        40多年前,雅魯藏布江畔,一位名叫梁家慶的科技工作者不慎跌入江中。人們找到他時,他已沒了體溫。

        這名年輕的科學家為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獻出了生命。他是中國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隊的一分子。

        新西藏誕生,國家便著手高原科考。20世紀70年代,一場大規模綜合考察正式啟動。考察發掘了證明古高原氣候的化石,勾勒出了高原構造圖,也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提供了論證……

        數十年間,還有許多名字值得銘記:陳金水——世界海拔最高有人值守氣象站建立者、堅守藏北高原33年的氣象學家;崔之久——貢嘎山難中九死一生、中國最早的冰川學家之一;鐘揚——16年收集4000萬顆種子、多次延長援藏期限的植物學家……他們青春不悔,奉獻犧牲。

        如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已經啟動。為了第三極潔凈的明天,也為給國家戰略需求提供科學參考,科研人步履不停。

        把西藏的明天握在手中

        西藏邁向明天,前行的方向則始終掌握在人民手中。

        60年前,農奴單增群培主動為前來平叛的解放軍帶起了路。在被他稱為“菩薩兵”的隊伍里,15歲的少年學會了第一個漢字——“路”。

        路找對了,才有光明。

        兩年后,一個名叫卓嘎的女嬰出生在玉麥。那是祖國的西南邊境,一度沒有路,沒有人。十多年間,卓嘎、妹妹和父親曾是玉麥僅有的一戶居民。

        父女三人從未離開,因為“這塊地方沒人了,中國的地盤就小了”。

        單增群培的日子后來日益富足,他堅信“依靠勤勞的雙手,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卓嘎也迎來了玉麥的新發展。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她和妹妹回信,勉勵“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現在,路寬了,人丁興旺了,人們都說:“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喜馬拉雅山脈深處的故事,似只是60年間的滄海一粟。但雪山內外,無數普通人正做著新的選擇:走出大山的大學生回到山里繼續教書;高薪白領走進山村保護“非遺”;產業能手不進城,留在家鄉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這些普通人把生活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創造著西藏的美好明天。

        他們都是英雄。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苗山脫貧影像志——苗鄉女的讀書夢
      苗山脫貧影像志——苗鄉女的讀書夢
      福鼎茶鄉迎來白茶開茶季
      福鼎茶鄉迎來白茶開茶季
      花開映坦途
      花開映坦途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42841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久草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永久免费看片| 十大最污软件下载| 国产亚洲欧美在在线人成| 日本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 国模吧2021新入口| 中文字幕の友人北条麻妃|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美女让男人捅爽|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玉蒲团2之玉女心经| 国产一区风间由美在线观看| www.爱爱视频| 在线观看污污网站| 中国版老头gaybingo|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扒开双腿爽爽爽视频www|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国产好爽…又高潮了毛片| 9420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黄色片|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精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一看就湿的性行为描写大尺度 |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免费黄色大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成年人免费看片网站| 亚洲特级黄色片| 萌白酱喷水视频|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