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1日(记者 李楠)9月11日,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大会首次由京津冀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主办,聚合三地的创新研发、转化应用和产业融合三大优势,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三大特点,围绕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三大板块,设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
大会采用分布式办会机制,在通州主会场举办中关村主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介绍生物制造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建立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 赵春江介绍智慧农业发展与展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能目标。并联合丰台、平谷、延庆、海淀、朝阳、昌平、大兴7个分会场举行10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玉米、微生物、蔬菜、林果花草蜂、畜禽、合成生物、农作物种苗及休闲渔业种业等细分领域,共91位行业专家、种业企业代表作主旨报告。
大会同期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在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展馆里,设置了1个核心区、3个成果体验区,2个功能区。在核心区和成果体验区中,围绕种业振兴、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生物制造三大板块,143家单位的633项农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提供沉浸式科技体验。7个智慧农业大模型、29款种业芯片、12项生物育种专利以及46个新品种,展示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为基本特征的精准设计育种成果。在优新产品品鉴区中,55家京津冀品牌新主体带来“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农品”等300余项优新产品展示品鉴。在科技成果发布区中,45家科研院校及农业创新主体发布173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政策。
此外,本次大会期间在通州主会场开放参观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首次全面展示国内领先的玉米单产提升管理方案;丰台分会场举办蔬菜种业交流交易活动和优质特色蔬菜品种对接洽谈会,以“好品种·好种植·好销路”为核心,精选50个蔬菜品种,一站式对接“品种-种植-销售”全链条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订单快速落地;朝阳分会场举办观赏鱼展示及文化周活动。以观赏水族展览、乡村金鱼大赛为核心,设置“6个主题展区+1场金鱼比赛”。各会场结合周边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设计11条种业园区、重点企业参观路线。
据悉,前期大会已因时因地组织开展9场优新品种田间观摩品鉴活动,累计展示玉米、蔬菜新优特品种1100个,遴选发布主推品种160个,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专业人员“看禾选种”,5000余名市民亲身体验品鉴,助力鲜食玉米“京紫糯519”等一批新品种达成授权协议,促进京津冀经销商达成8000万元采购意向。